top of page

史克里亞賓 

a小調幻想曲

 


 

     俄國作曲家史克里亞賓 (Alexander Scriabin,1872-1915) 出生於莫斯科,他是莫斯科音樂院的高材生,先後跟隨過孔尼由斯(G.Conus,1862-1933) 、玆威列夫 (N.Zverev,1832-1893) 和薩孚諾夫(V.Safonov,1852-1918) 學琴,同時也向湯尼耶夫(S.Taneyev,1856-1915)、阿連斯基(A.Arensky,1861-1906) 學作曲。就讀莫斯科音樂院其間和拉赫曼尼諾夫 (S.Rachmaninov, 1873-1943) 為亦敵亦友的同學。若是比較兩人的演奏風格,會發現史克里亞賓以激烈的動態演奏擅長,而拉赫曼尼諾夫則是以浪漫演奏聞名,兩人的琴藝不分軒輊。名鋼琴家魯賓斯坦(A.Rubinstein, 1887-1982) 回憶了一段史克里亞賓在觸鍵上驚人的表現:「當他快速的滑掠過那些琴鍵時,手指的動作令人覺得像是一隻正在疾行的蜘蛛般。」當史克里亞賓想要彈出深沈的音量時,他的手腕位置便低垂下來,以便十個手指完全沈浸在琴鍵裡。他很有技巧地控制手指並且以適度的力量彈出各種音色,犀利、清澈、柔和、豐富,讓聽眾留下深亥的印象。他演奏時色彩千變萬化,音樂的表達也展現其獨到和特殊之處,在二十六歲時就被聘回莫斯科音樂院教授鋼琴。然而成為鋼琴教授之後,就中止了鋼琴演奏事業。

    少年時期的史克里亞賓,崇拜波蘭作曲家蕭邦(F.Chopin, 1810-1849),因此創作的鋼琴曲大多融合了蕭邦的抒情風格,此外還帶有俄國深沉的風格。不過,史克里亞賓的創作理念卻在1903年時有了劇烈的轉變。這段時間,他一改原本的註冊商標,將浪漫唯美的特色拋諸腦後,並開始醉心於尼采以自我為中心的超人哲學,並積極研究東方異教、神秘主義、印度哲學及象徵主義,意圖探究「世界末日後的世界」。這些經驗改變了史克里亞賓日後的作品,自此風格丕變,也成了當時樂壇的異數。

在探索「神秘主義」時,史克里亞賓發明了一套音樂創作體系,其中包括了他稱之為「泛神論神秘主義和弦 (Mystic chord)」。在傳統的作曲理論中,和弦是由三度音所構成的,但是在史克里亞賓的理論中,卻以四度音來構成和弦的基本單位,也就是「神秘和弦」。在他的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第三號交響曲《神聖之詩》、第四號交響曲《狂喜之詩》和第五號交響曲《火之詩》當中,皆大量運用「神秘和弦」,藉此構築新的音響效果。同時,他也認為調號、音階等設計都是多餘的,開始向「無調音樂」靠攏,但在當時能夠體會史克里亞賓的想法、或是欣賞這類作品的人,寥寥無幾。許多不了解史克里亞賓的人認為,他為音樂所賦予的音樂內涵,根本是精神官能症患者的自我想像。例如,史克里亞賓刻意將自己的作品說成是一個玄奧的世界,或者他也將第三號交響曲《天堂之詩》,比喻為自己接受「聖靈啟示」的經驗,並補充:「我在音樂中找到了光芒,這是我首次體會到能夠如此著迷、快樂的滋味。」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裡所提到的「光芒」與他日後的創作有密切的關係。

史克里亞賓曾經表示,他在聽音樂時會同時看到色彩。一般人都以怪力亂神看待他的言論,但是後來的醫學研究發現,這可能是「聯覺反應(Synesthesia)」的現象,即腦神經傳導異常所造成的現象,經常出現的癥狀是「聲音」和「色彩」的感覺互相連結;聽到某一種音高、音色就會看到某一種顏色。史克里亞賓在他的第五號交響曲《火之詩》當中,安排了「色光琴」,依據調性的變化,將顏色投射在舞台上,使得欣賞者可以透過色彩的變化,理解音樂的行進方式。而到了晚期的作品,史克里亞賓更將野心擴大,創作了是第十號交響曲《神秘》,試圖整合聲音、色彩、舞台設計、佈景、燈光與舞蹈,成為一部「聽覺」、「視覺」與「嗅覺」交會的多媒體作品,內容則是在探討世界末日後極樂世界的狀況。史克里亞賓甚至希望這部作品能夠到印度教神廟演出,並且在最高潮的時候,宇宙之牆會突然倒塌。不過,最後這部作品並未完成。

    有趣的是,史克里亞賓的音樂中,也有「達達主義」的思想。他曾經異想天開,想以牙痛的經驗為基礎,撰寫鋼琴奏鳴曲,也曾試圖將旋律分解為香氣。這些外人看起來絕對怪異的舉動,其實換個角度來看,這與他喜歡將自我感官經驗,主觀創作音樂的習慣完全符合。因而在受到反對者嚴厲批評時,也同時有支持者讚美他是天才。

    史克里亞賓的作品包括交響曲、交響詩、歌曲、室內樂作品和鋼琴協奏曲。而寫給鋼琴的作品數量繁多,最常被演奏的有小品、詩曲、舞曲、前奏曲、十首鋼琴奏鳴曲、十二首練習曲、二十四首前奏曲等等。

 

    《a小調幻想曲》為1889年的早期作品,當初原計畫為鋼琴與管弦樂團而作,但是當時尚無譜寫過管弦樂作品經驗的史克里亞賓只留下了雙鋼琴版本的手稿。於是後來由羅茲德斯汶斯基 (G. Rozhdestvensky,1931-) 配器完成。史克里亞賓以四度音組合成的特殊音樂語法「神秘和弦」,加上仿傚交響曲的手法作成,使得這首幻想曲更增加了它的豐富性及碩大的結構感,且時而非調性的作曲技巧,融合蕭邦、李斯特、華格納的作曲風格,形成史克里亞賓特有的色彩與味道。

 

    此曲在果斷與絢麗音群的前奏後,展開優雅的旋律主題,傾訴著悠揚無盡的曲折感慨。兩架鋼琴之間相互的交織對話,藉由半音音效突顯了更多的感傷。在大調呈現的第二主題旋律中情緒得以舒緩,卻又遠離調性旋律,蕩漾著疏離與陌生,這一切意味著不安定的情緒,恰與運用厚重不和諧和弦的過門成為對比。爾後展開輕鬆悅耳的第二主題,以輕盈的裝飾奏與半音階陪襯,甚至以圓舞曲的節奏形態呈現。最後發展至燦爛的急板,似乎是主題以半音階形式的重現發展,並以輝煌絢麗的技巧結束全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