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巴巴田尼安/阿魯圖尼安

亞美尼亞狂想曲

 


 

  巴巴田尼安(Arno Babadjanian,1921-1983) 出生於亞美尼亞共和國首都葉里溫,在家鄉的音樂院隨塔里安學習(V.Talian,1896-1947)。1947年前往莫斯科音樂院追隨伊艮諾夫(K.Igumnow,1873-1948) 學習鋼琴、李廷斯基(H.Litinsky,1901-1985) 學習作曲。獲得不少鋼琴大賽獎項的巴巴田尼安自1950年起,以鋼琴家和作曲家的身分同時任教於葉里溫和莫斯科音樂院。1952年獲選為亞美尼亞作曲家協會董事並於1962年獲頒「蘇聯國民藝術家」。

 

    初始以亞美尼亞的民謠為創作元素的巴巴田尼安,1950年代後期才開始邁向無調性的創作,其作曲風格對哈察都量(A.Chatschaturjan,1903-1978) 有著深厚的影響。《升f小調鋼琴三重奏》為巴巴田尼安最著名的作品,其他如《給小提琴與鋼琴的奏鳴曲》、獻給大提家羅斯托波維奇(M.Rostropowitsch,1927-2007) 的《大提琴協奏曲》、數首藝術歌曲和電影配樂,還有晚年寫給鋼琴和爵士樂隊的《夜曲》,都是他的重要作品。

 

    阿魯圖尼安(Alexander Arutiunian,1920-2012) 出生於亞美尼亞共和國,年幼即接受鋼琴教育,並在1934年進入家鄉的音樂院開始學習鋼琴與作曲。1944年他轉入莫斯科音樂院隨貝可 (N.Peiko,1916-1995) 學習。隨後他便以《故鄉清唱劇》、《小號協奏曲》成為受人矚目的作曲家。尤其《小號協奏曲》更是讓他揚名國際。1954年阿魯圖尼安回到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音樂院任教,並於1977年正式成為教授。任職期間除了作曲之外,他也常以鋼琴家身分登台演出,並相繼獲頒「史達林獎」以及「蘇聯國民藝術家」頭銜。除此之外,阿魯圖尼安在獲得美國肯塔基州所頒發的「奧菲斯獎」後於2001年取得美國公民資格。

 

    相較於同時期作曲家沉浸於非調姓的世界,阿魯圖尼安總保有他獨特的作曲風格。首先他大量的使用亞美尼亞的民謠,將其巧妙融合到西方的新古典主義和巴洛克樂派的曲式與曲風裡,有時甚至可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一點浪漫樂派的氣息。尤其他對協奏曲形式大感興趣,對於樂團裡樂器的運用以及呈現特定樂器的特色有著個人的見解與想法。和他同期的音樂家相比,阿魯圖尼安的音樂似乎太和諧、也太有音樂性了,作品總充滿著濃郁的情感與表現力。複音音樂搭配上民謠所延伸出來的旋律,總讓人潛入一種溫暖與厚實的情緒裡。明確的調姓歸屬與和弦的規則運用讓聽者第一時間在聽覺上就充滿安全感與認同感,無形中也消弭了聽者對作品的距離感,使聽者容易理解、接受度極高。風格上與之相近的應屬卡巴列夫斯基(D.Kabalevsky,1904-1987)和哈察都量了。阿魯圖尼安的作品除了廣為流傳、在世界各地相當受到重視的《小號協奏曲》之外,還有多首寫給不同樂器的協奏曲、音樂會序曲、組曲、交響曲以及聲樂與室內樂作品。

 

     一如這兩位亞美尼亞­作曲家善於寫作充滿戲劇情結與民俗節奏的浪漫音樂的作曲風格,他們於1950年聯手推出的雙鋼琴作品《亞美尼亞狂想曲》,以類似搖籃曲的旋律開始,繼而發展出秋風掃落葉般的舞曲。本曲充滿了濃厚的亞美尼亞民族風格,旋律平易近人且動聽,從第­一個音符起就極為浪漫抒情,雙鋼琴細碎的音型猶如在山頂彈著吉他盡情歌唱一般,中段過後則轉­為跳躍的快板,抒發著心中的滿腔熱情。

bottom of page